close

在,追了幾年之後的現在,回頭看《進擊的巨人》,仍然感到那奇幻想像,如此華麗。

我覺得成功的作品,總是有這樣華麗的想像。不只是空想或大製作,就像我覺得《移動城市》是失敗的。成功的作品還有其他的東西,其他決定性的東西,那大概是精密的邏輯,以及足夠的鋪陳與解釋。

就像《刀劍神域》一到三季,每一季都讓我有新的發現。《東離劍遊記》二季也是成功的。我想與《移》相比,那成功的要素,是在劇本。劇本成功,亦即故事成功,那最根本的「說故事的能力」、「故事的本身」,是整部作品成功的基石。我想也是因為這點,陳穎青才明確地指出,台灣必須產出更多有趣的故事,把那故事出版,在圖書市場取得成功後,再徐圖進入影視。冀望後續的選角、導演、美編、服裝、演員、燈光、攝影、後製、特效、行銷⋯⋯能產製出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。

而那都需要最早的,一個成功的故事。

就像九把刀的《怪物》,我認為是優秀的作品,極為優秀。大膽的嘗試、新奇的想像、有魄力的劇情、直指核心的企圖(校園霸凌、家庭暴力),但票房並沒有一飛衝天,那也許是行銷,也許是市場還沒準備要接受這樣有魄力的作品⋯⋯,有太多可能,但那都是後續的問題,而非故事的問題。

回頭看《進》第三季第二十集,就會更加覺得厲害。隨著集數展開,敘事更顯得宏大。第一季把故事講清楚,第二季展開,到第三季末,拓展到城牆以外的國度,又能聯結到第一季的開頭。

像這樣宏大的作品,是一開始製作、繪製,甚至發想時就已規劃好的嗎?我覺得不可能。那會讓整個故事變得欲言又止。會在第一季時就顯得拖沓,或者吊人胃口。

如何在每一集就精銳盡出,抓住讀者的眼球、攫獲所有好奇心,開拓足夠的市場,讓故事能往下開展。否則連載漫畫一下子就會被腰斬。

但又能在市場需求之中,保持故事的節奏,甚至開啟出更宏大的敘事,免得讀者發膩、故事陷入無限輪迴。《七龍珠》、《航海王》都有這個問題。主角一定會贏,接著出現更強的反方,然後主角提升能力,主角一定會贏⋯⋯。

看完《進》第三季第二十集,除了以上這些感慨,還包括我對劇中宇宙的好奇,之後會如何發展呢?我甚至想回頭看漫畫了。以前是因為畫風關係,所以都不看漫畫,只看動畫。也許會忍不住回頭追漫畫呢!

在教學上,如何帶入「故事創作」呢?在目前的國高中國文課本,雖然有小說選文(《畫的悲哀》、《宋定伯賣鬼》、《藍色串珠項鍊》、《柳毅傳書》、《空城計》⋯⋯,高中有《虬髯客》⋯⋯),但要談到故事創作,則無法顧及。

寫作指導上,國小大概是記敘文、抒情文,國中會考寫作測驗,近年由記敘兼論說,轉向更強調論說。高中學測考題,似乎也是偏論說。這當然是對的方向。總不能考你故事創作。

那麼在國中階段的寫作教學上,要如何帶入故事創作,或者說,有這個餘裕嗎?

我覺得是很困難的。恐怕要在課餘,針對有興趣的學生做個別指導。

在我讓學生自己寫作來取得國文科加分時,是有學生自己創作小說,並且也寫得有聲有色,能吸引我想讀的。但要如何指導她,讓她寫得更好,這對我而言,其實也是超出我能力的。我自己的故事創作能力,也非常貧瘠。但若只談指導,其實還可以。提醒她留意角色塑造、故事推展⋯⋯,其實完全不是問題。

後來她沒有再繼續寫,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各科課業,我想這可以回到整個課務安排來看。學生的能力,要希望到什麼地步。我們能不能進一步簡化課業內容,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有興趣的事。

我想這必須由會考試題、學測試題來改。考試領導教學,是鐵的事實。教育當局必須明瞭,若要讓天賦自由,那麼就不能用課務綁壓住天賦。

arrow
arrow

    何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