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五篇論文,被稱為物理界的奇跡年。前二個奇跡年是哥白尼和牛頓。

愛因斯坦三歲才會說話。偏科專才在自然學科,雖然拉小提琴,但被批評像在鋸木頭。

1922年在中國上海得知自己得到諾貝爾物理獎。

有個小折凳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:愛因斯坦交作業,老師批評這小折凳是世界最醜的,愛因斯坦說:「不是,是世界第三。」說著拿出二個,「老師,這是我之前做的,交出來的這個,已是改良過的了。」中國人用這故事鼓勵青年學子,只要肯用功,便可以越做越好。

但愛因斯坦的自然科能力,自小便展露頭角。讀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,出了二十個諾貝爾獎得主。

羅胖說,科學這種東西,有部分是極客觀的,因為可驗證。但也有一部分是無法驗證的,廣義相對論提到的黑洞,當時的驗證方法是,在日全蝕時觀測光線經過太陽,看是否產生偏折。在1919年才獲得驗證。現在的弦論,也難以驗證。所以科學共同體的認證,就成為一種姑且可信。因為行內人都檢查過,都覺得沒問題,雖然暫時無法用儀器觀測、驗證,但在理論上經過計算、審核,因此可信。

羅胖講各個年齡的成功是不一樣的,二十多歲時,有人肯帶你,叫成功;三十多歲時,有人肯用你,四十多歲開始有溢價,五十多歲,桃李滿天下。

我想愛因斯坦的確是個奇人,是個天才,是個對物理學、人類發展有重大貢獻的人,但我對物理學實在太過生疏,因此沒啥感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何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