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讀完〈出師表〉的部分,真是悚然一驚,噢不,好幾驚。

我想良好的國文教育,應該就是這樣的,而不是停留在字詞講解、習題、打屁聊天。

照周的講法,的確諸葛亮寫〈出師表〉,就是命令,而非勸諫。每句話裡也的確有深意:

「此誠危急存亡之秋」——你自己注意點,沒有亂的本錢。

「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」——我知道你在搞自己的。

「先帝簡拔以遺階日陛下」——這些人你非用不可。

「三顧茅廬」——是你爸求我,不是我求你爸。

「北伐是劉備遺願」——這戰非打不可,沒有你反對的空間。(以上皆出自第二十六頁)

周也指出,諸葛亮也許無奈,但劉禪恐怕更無奈。劉禪有選擇的空間嗎?沒有。劉禪如果有自己的想法,想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。成功,就是和諸葛亮打對台。不成功,就是劉備告訴諸葛亮的:「汝可取而代之。」

由此看劉禪的一生,都是在強者底下討生活。前半生在諸葛亮底下,後半生在魏國晉國底下。周指出,劉禪的人格完整性,也許是不足的。

周做總結:「整體來講,〈出師表〉在美學層面上仍是一篇精采的文章,但也證明了善意與美好的規劃,不見得能和道德正當性建立連結。」誠哉斯言。

又,像這樣一篇文章,其實也即是一堂精采的國文課、倫理課。

(按:以上論點、文句,多出自周的文章。少部分是我的想法。)

=

又看幾篇,《一桿稱仔》那篇解得很爛,台文系的能力,僅止於此嗎?

《墨子》那篇也解得很爛,捍衛文言文的厭世哲學家,也只不過是個普通、守舊、不長進的國文老師嗎?

〈一桿稱仔〉的解讀,花了很多篇幅在「台灣話文」、「飛白」上,但他卻不提出現在正在寫、還在寫的王瓊玲(中正大學教授,出了幾本鄉土小說,還有改編成豫劇演出的。)(改編成豫劇而非台語舞台劇或歌仔戲,這點也蠻趣味的,但不是本文重點。)

沒辦法結合當代情境(學生在自己寫的文章裡能運用嗎?運用起來該注意什麼?)、當代創作(現在有作家在用飛白嗎?),也沒就小說本身提出社會正義、公民不服從、夫妻相處狀況、當時衛生狀況⋯⋯等可衍生的議題。

台文系只是這樣而已嗎?太令我失望了。

=

《墨子》的解讀,用了八成篇幅在弄「白話翻譯」,真的很傳統國文系的解法。是,用來上課很有趣,但是這卻證成了,「國文老師只是翻譯機」。

要引起思考,《賣油翁》那篇才叫引起思考。

一、文章很好看,卻只是「白話翻譯」、「解釋」。厭世哲學家認為文言文不該不教,他的這篇文章,卻證明了,白話文即可以傳授文言文的精義,並且更有趣。

二、文中講墨子的寫作手法,「譬喻」、「類推」,極力推崇,但這超級老派的邏輯應用、傳統教法裡的修辭推薦,卻是推介得勉強,近於做作。

三、墨子後學為何滅絕,厭世哲學家一詞未提。更讓我感到,文言文守衛者的知識蒼白、放錯重點。

=

《師說》解讀是朱家安寫的。朱推廣哲學很久了,但他的文采實在弱。

不過他的邏輯推演,是有趣而且有效的。

問題與討論中的第二題:對於「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?惑而不從師,其為惑也終不解矣」,你覺得有沒有其他解釋方式,可以避開上述困境?

這很有趣,我想不出來。也許有網友可以開示我。

=

《臺灣通史序》解讀沒引全文的《鴉片謳歌論》,實在有粉飾太平的味道。否則文章是不錯的。

連橫固然有其優越處,但他的醜陋處,也必須呈現。也許比起蔣渭水、林獻堂,連更能代表那個時代的讀書人心境。而連貫串至今的權勢名利,比起現已消聲的蔣、林,連更能引起當代人的思索與反省。

蔡培火是另一個,我覺得極有意思,應該放進教科書的人物。

=

看完了,覺得可以講一點總結的心得。(剛發現有三個點閱,蠻奇妙的,現在還有人在逛部落格喔?)

一、國文教學的處境,或者說,用人對人的方式教學,老師的因素實在占很大影響。我自己是喜歡「應機」,有點像禪宗公案這樣,每一個面對學生的時刻、每一個衝突的時刻、每一個不同的心情與不同的日常突發狀況,是否能用最棒的方式,把知識、概念、做人的方法與待人接物的各種方式,傳達給學生。

我喜歡看著學生的眼睛,觀察他理解的程度,把我覺得最重要的東西,塑造最舒服的氛圍,用他最能夠吸收的方式,讓他學到東西。

這才是最棒的教學,而這,幾乎全靠老師。老師才是最重要的,教材只是個機緣罷了。

二、但是國民教育希望能讓所有國民、整個世代,把「重要的東西」學起來,讓全體國民能夠互相溝通。所以教材變成「一定要上完」。又為了會考(國中升高中的集體考試),國文老師必須把很多東西一講再講,而那些一講再講的六書分類、句型(敘事句、判斷句⋯⋯)、修辭、書信規則⋯⋯,本來就很無聊的事,變成極其無聊的事。

更進一步,像六書和應用文,一個是跟不上學術潮流,六書應該廢掉,改教甲骨。而應用文,老早不應用了,簡直是化石級的東西,國文老師還是被迫把它教給學生。我真是超無奈的。

三、幸好會考考題已經全面「閱讀測驗化」,幾乎所有試題,全部都屬於閱讀測驗。也因此,我如果自編教材,其實是可以拿來教室上的。

我理想中的「國文科與歷史科合併」、「專心把二二八事件講清楚」、「給學生建立健康的、健全的史觀、史識」,其實經由自編教材,應該是很有機會達成的。

所以我應該回頭去找國文課綱,看清楚政府要求國中生要學會什麼,然後從全台詩、夏宇的詩、現代流行歌詞,去把學生的詩歌常識與鑑賞能力建立起來。從郁永河、沈葆楨的文章,去學文言文。從賴和、黄春明、九把刀去學小說。從楊牧、龔鵬程、周偉航去學散文寫作。

等等,我又把國文科從歷史科抽出來了。我應該繫緊歷史。

不行,若以現行國文課綱為主、跟著課綱走,就只會編成老派課本的樣子:一冊十二課、題解、作者、課文、注釋、賞析、課後討論、應用練習、習作、寫作練習簿。

但我更想做的,是國文科融入歷史科裡,以史為主軸,讀儘可能大量的文獻,藉此建立學生的史觀、史識。

啊~~,還是要回頭看課綱,才能有清楚的頭緒啊。

=

這本《國文開外掛》,以十三課、十三個老師的多元樣態,希望呈現出「國文課可以這樣上」,對我造成了衝擊,也讓我產生許多疑問與思考。我想這就是這本書的目的。只有持續地思考、不斷地嚐試,才能稍稍在這僵化的國文課中,一步一步向前推進。

祝福我們吧!

 

arrow
arrow

    何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